“青贮”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iros”,即用“地窖”或 “地洞”贮藏人类的食物。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就在石制容器中青贮小米了(历史学家们认为最初是源于献祭。剩余的作物种子告诉了我们其真正的用途。大约在同一时期中欧的凯尔特人便已开始青贮甘蓝了。腌制过的甘蓝至今仍是德国人最爱的食品腌甘蓝。约2000年前日尔曼人便开始贮藏青贮食物了。即将整根的植株放入地洞并用厮肥覆盖。最早有关牧草青贮的报道来自13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多雨,北欧及中欧从18世纪开始系统的制作牧草青贮(从那时起农户们便已获知,田间干燥的牧草并不是优质的牛饲料)。
19世纪中叶开始深度的对牧草或玉米作物的青贮进行探究。第一次有关这一课题的探究是在1883年,是当时英国政府给的命题。该研究的结果是:“玉米是地间作物,是最适合青贮的作物”,其饲用价值堪与干草相媲美。然而玉米当时只能在温热气候下生长,而且其营养值会因为所含玉米棒的比例小及玉米粒的不够成熟而相对较低(比优质牧草高不了多少)。且这次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发现:“青贮是个细菌变化过程”。当时人们(约130年前)将青贮分为“甜青贮”(可能是因为乳酸菌的生成?)和“酸青贮”。之所以称为“酸青贮”可能是因为其令人不悦的气味(丁酸?醋酸?)。当时的专业人士们认为优质青贮的前提是有氧发酵(即有空气参加),且伴有发热。
到了1920年,德国及斯堪迪那维亚的专家们说只有排出空气青贮才能理想发酵。青贮物料中必须“冷发酵”。当时的人们已经知晓,青贮发热表示物料已经开始腐败了。
于1920年,人们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乙酸可有效保证青贮的质量,即可有效抑制那些有害菌的滋生。第一代真正有效的青贮剂就此诞生。在多雨的中欧及北欧乙酸几乎无可与之相媲美的对手。
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因为干燥牧草或苜蓿需要昂贵的设备且消耗能源较高,因此很少考虑这么做。唯一真正能将损失量降到最小的贮藏饲料的方式是青贮。
2. 青贮也伴随有损失
在后面的篇幅中我们将着重讲青贮的生物化学进程。这里首先说明在有机质中发生着哪些生物或化学的变化。
因发酵引发的损失主要与物料、环境及操作技术(空气从物料中排出的越快,因呼吸引发的损失就越小)有关。这类损失相对来说是非常小的,无需计算在饲料成本中,因为它们属于自然损失,即是自然规律。
物料过湿的话则会因其渗出的汁液而或多或少的有所损失。只要别收割过嫩的物料(如尚未成熟的玉米)便可避免汁液过多的流失。同样雨水也会带走物料中的营养物质。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法完全避免汁液不流出的。为了便于渗出的汁液流可顺畅排出,应在青贮窖边挖出沟槽,以便排水。这样一来还可将流出的汁液作为肥料浇地。
事实上,田间阶段时间较长的话,其田间损失要比表中给出的5%大的多(田间阶段对于牧草和苜蓿来说非常重要)。这主要与天气有关。天气是影响青贮制作的危险因素之一。
空气是青贮的大敌。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生物进程在贮藏及取用过程中都会发生。即便是在管理及其到位的牧场,仅通过规范的技术操作也无法为青贮创造一个完全的厌氧环境。只有化学制剂才能在此帮上大忙。
本文链接:http://www.dairyfarmer.com.cn/kxyn_tmr/